玉米,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其营养价值备受关注。近年来,研究发现,玉米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、降低胆固醇的神奇作用,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健康饮食选择。
首先,玉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尤其是亚油酸含量高达60%以上。亚油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,对人体具有降低胆固醇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。在玉米中,亚油酸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,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,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,从而降低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其次,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。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增加大便体积,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。此外,膳食纤维还能与胆固醇结合,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复合物,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。
再者,玉米中的镁元素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。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,能够松弛血管,预防缺血性心脏病,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。对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脂肪肝等疾病,玉米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。
此外,玉米还具有以下保健作用:
1. 保护视力:玉米富含维生素A,有助于促进视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,保护视力。
2. 减肥瘦身:玉米作为五谷杂粮之一,富含纤维素,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,助胃部消化,且脂肪含量较低,是女性减肥瘦身的佳品。
3. 健脾胃:玉米性平味甘,具有开胃、利尿消肿、宁心、活血、健脾胃等作用。
4. 抗氧化: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,可以减少和消除老年斑和色素斑,具有抗衰老作用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玉米并非万能,过量食用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。例如,玉米中的植酸会与锌、铁等矿物质结合,影响人体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。因此,在食用玉米时,应注意适量,并与其他食物搭配,以保证营养均衡。
总之,玉米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、保健作用强的食物,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、降低胆固醇具有显著效果。在日常饮食中,适量食用玉米,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,保障身体健康。